尊重生命,科学担当:共同守护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
尊重生命,科学担当:共同守护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
在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的征程中,实验动物为人类健康与科技进步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如果蝇、小鼠等生物帮助科学家发现基因传递规律;通过斑马鱼胚胎研究细胞分裂、分化过程,揭示发育生物学的原理。小鼠、猕猴等用于解析大脑结构、学习记忆机制及神经退行性疾病病理。如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用于人类心血管病研究;糖尿病犬(自然发病)助力胰岛素发现。基因编辑小鼠模拟癌症、阿尔茨海默病、囊性纤维化等复杂疾病等。它们是我们的“无言战友”,值得我们最高的尊重与关怀。加强实验动物管理、保障实验动物福利伦理,不仅是科学研究的道德基石,更是衡量社会文明与科研诚信的重要标尺。
在此,安徽赛如分析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向全体科研工作者及相关机构发出以下倡议:
一、严格遵循“3R”原则
在实验设计中遵循“减少、替代、优化”原则,尽最大可能减少实验动物使用数量。
(1)减少(Reduction):为获得特定数量及准确的信息,尽量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如使用更灵敏的检测方法、优化样本量计算)、采用先进的成像或监测技术(减少重复动物实验)、共享数据和动物组织样本等。
(2)替代(Replacement):使用低等级动物代替高等级动物,或不使用动物而采用其他方法达到与动物实验相同的目的。
(3)优化(Refinement):对必须使用的实验动物,尽量减低非人道方法的使用频率或危害程度。如使用有效的镇痛和麻醉方案、改善实验操作技术(如无创采样)、采用更人道的终点判定标准、实施完善的术后护理等。
二、严格动物福利伦理审查
依法科学、审慎全面地开展动物福利伦理审查,树立伦理意识,尊重生命权利。
三、充分保障实验动物福利
为实验动物提供标准的饲养环境、充足均衡的营养和适宜的保障措施,保障动物处于舒适、健康、快乐等自然生活状态的五项自由或五项权利,包括:
免于饥渴的自由——保障有新鲜的饮水和食物,以维持健康和活力。
免于不适的自由——提供舒适的栖息环境。
免于痛苦、伤害和疾病的自由——享有预防和快速的诊治。
表达主要天性的自由——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和同类的社交伙伴。
免于恐惧和焦虑的自由——保障良好的条件和处置,不造成动物的精神压抑和痛苦。
四、科学人道地开展动物实验
严格按 SOP 操作,采用麻醉、终点替代、安乐死等手段最大限度减轻动物痛苦。
五、持续强化动物实验人员培训
积极开展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培训,提高全行业从业人员专业素养和人文关怀意识。
六、推动行业实验动物资源共享
积极参与行业实验动物供应商信息共享平台,促进实验动物提质降本和可持续发展。尽量与同行单位在合规前提下共享动物设施资源、动物模型资源、实验数据、技术经验等,减少重复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结语:实验动物的牺牲换来了人类对疾病的理解、药物的安全性以及治疗手段的革命。随着合成生物学与计算模型的发展,科学家正努力减少活体实验需求,但脑疾病、免疫互作等复杂系统研究仍无法脱离动物模型。每一次医学进步的荣光背后,都有一群沉默的生命在黑暗中擎起火炬——这要求我们以最严谨的科学设计、最人性化的伦理准则,让它们的牺牲更具价值、更有意义。
关于实验动物福利与伦理相关法规与标准如下:
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1988年实施,2017年修订)
2.GB/T 35892-2018《实验动物 福利伦理审查指南》
3.GB/T 39760-2021《实验动物 安乐死指南》
4.GB 14925-2023《实验动物 环境及设施》
5.科学技术部《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性意见》(国科发财字〔2006〕398号)